常用蒸汽流量计的优缺点对比
更新时间:2015-08-12 浏览次数:2427
所谓蒸汽(又称可凝性气体),是相对于*气体(或称非可凝性气体)而言的。对于任何一种气体,都存在有一个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气体,不能通过等温压缩发生液化,称为*气体;而在临界温度以下的气体,靠单纯增加压力即能使其液化,便是蒸汽。
至今为止,工业用流量仪表种类多达60余种,之所以这样,因为*还没有一种对任何流体、任何量程、任何流动状态以及任何使用条件都使用的流量仪表,每种流量仪表都有它特定的适用性,也有其局限性。如果 在选择流量仪表时应考虑5个主要因素:被测流体特性、生产工艺情况、安装条件、维护需求以及流量仪表的特性。对蒸汽计量而言,同样要考虑以上5个因素。这里,着重讨论流量仪表的特性、安装条件、维护需求以及选用流量仪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测量蒸汽流量的仪表主要有差压式(孔板、均速管、V锥、弯管)流量计、分流旋翼式流量计、阿牛巴流量计, 在选择流量仪表时应考虑5个主要因素:被测流体特性、生产工艺情况、安装条件、维护需求以及流量仪表的特性。对蒸汽计量而言,同样要考虑以上5个因素。这里,着重讨论流量仪表的特性、安装条件、维护需求以及选用流量仪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测量蒸汽流量的仪表主要差压式(孔板、均速管、V锥、弯管)流量计、分流旋翼式流量计、阿牛巴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浮子式流量计等浮子式流量计等流量仪表选择不当。
孔板流量计应用历史悠久,有标准,理论精度高,应用十分普遍,但经过几十年的应用,总结出孔板流量计的优缺点:
孔板流量计的优点:
1、标准节流件是全用的,并得到了标准组织的认可,无需实流校准,即可投用,在流量传感器中也是*的;
2、结构易于复制,简单、牢固、性能稳定可靠、价格低廉;
3、应用范围广,包括全部单相流体(液、气、蒸汽)、部分混相流,一般生产过程的管径、工作状态(温度、压力)皆可以测量;
4、检测件和差压显示仪表可分开不同厂家生产,便与专业化规模生产。
孔板流量计的缺点:
①应用中许多因素(设计参数与工况参数不符,上游直管段不足,孔板和管道不同心,孔板A面受污,锐角磨损等)对其测量精度有非常大的影响,使其测量误差增大;
②安装较为麻烦,维护及拆洗的工作量较大;
③需配差压变送器使用,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另需敷设导压管,且在冬季需对导压管进行保温,不可以安装在室外;
④流量量程比为1:3,局限性大;
⑤若安装不正确,容易发生蒸汽泄漏;
⑥压力损失较大,运行费用高。
2.3 弯管流量计
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弯管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90度标准弯头,没有比它结构更简单的流量传感器了。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标准化及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用作弯管传感器的标准机制弯头其质量越来越好,价格也越来越低;
②无任何附加节流件或插入件,可大大降低流体在管道内输送的动力消耗,节约能源,尤其对那些大系统、大管径、低压头的测量对象好处更加
③弯管流量计传感器耐磨损,对微量磨损不敏感;
④可采用直接焊接法进行安装,使现场跑冒滴漏的麻烦得到*的解决;
⑤适应性强,量程范围宽,直管段要求不严。只要是可以用孔板、涡街、均速管流量计来测量的管道内流体流量都可以用弯管流量计进行测量,而且在耐高温、耐高压、耐冲击、耐振动、耐潮湿、耐粉尘等方面,弯管流量计远优于其它流量计。
如高温、高压、冲击、振动,对于涡街流量计来说其使用性是十分有限的,这与其测量原理有关,实测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附加误差影响了测量精度,造成测量不准。所有这些问题对弯管流量计来说都不存在。
弯管流量计的量程比可达1:10,对于蒸汽,它的适用范围为0-70m/s,可以较好地满足蒸汽流量测量的要求。弯管流量计由于其特殊的测量原理,使其在实际应用时对直管段的要求不严格,一般只要求前5D、后2D即可,远远低于其他流量测量装置的要求;
⑥弯管流量计精度高,重现性好,测量精度可达1.14%,重现性精度可达0.2%,一次安装后,不再需要重复拆装,因此,其安装精度也能得到*保证。
2.4 塔形(V型锥)流量计
以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为代表的差压式流量计(统称标准节流装置)已统领流量领域近百年,其优点是已经标准化、结构简单固、易于加工制造、价格低廉、通用性强。近百年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它们的研究和改善工作,但是由于先天结构上的缺陷,其本身固有的一些缺点,至今仍然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流出系数不稳定、线性差、重复性不高从而影响到准确度也不高。孔板入口锐角这个关键部位易磨损、前部易积污、量程比小、压力损失大,特别是十分苛刻的直管段要求在实际使用中很难满足等。
为了克服上述这些不足,人们曾研制出1/4圆孔板、锥形入口孔板、圆缺孔板、偏心孔板、楔形孔板、可更换孔板、弯管等诸多的非标准节流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些节流件同标准孔板一样,大都没有突破“流体中心突然收缩"这个模式,只是或多或少改善了局部某一个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改进工作到了80年代中期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塔形流量计出现打破了沿袭近百年的模式结构,使得节流式差压仪表发生了“质的飞跃"。
- (上一篇):解析V锥流量计处理管道内径的方法
- (下一篇):如何测量腐蚀性介质